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家族久居东都洛阳世代为官。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他非常推崇杜诗,其诗学杜而能变杜,并于平浅明快中呈现丽绝华美,色彩浓烈,铺叙曲折,细节刻画真切动人,比兴手法富于情趣。
遣悲怀三首·其二

遣悲怀三首·其二

元稹 (唐代)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寄乐天

寄乐天

元稹 (唐代)
莫嗟虚老海壖西,天下风光数会稽。灵氾桥前百里镜,石帆山崦五云溪。冰销田地芦锥短,春入枝条柳眼低。安得故人生羽翼,飞来相伴醉如泥。
予病瘴乐天寄通中散碧腴垂云膏仍题四韵以慰远怀开坼之间应有酬答

予病瘴乐天寄通中散碧腴垂云膏仍题四韵以慰远怀开坼之间应有酬答

元稹 (唐代)
紫河变炼红霞散,翠液煎研碧玉英。金籍真人天上合,盐车病骥轭前惊。愁肠欲转蛟龙吼,醉眼初开日月明。唯有思君治不得,膏销雪尽意还生。
酬乐天八月十五夜禁中独直玩月见寄

酬乐天八月十五夜禁中独直玩月见寄

元稹 (唐代)
一年秋半月偏深,况就烟霄极赏心。金凤台前波漾漾,玉钩帘下影沉沉。宴移明处清兰路,歌待新词促翰林。何意枚皋正承诏,瞥然尘念到江阴。
人道短

人道短

元稹 (唐代)
古道天道长人道短,我道天道短人道长。天道昼夜回转不曾住,春秋冬夏忙。颠风暴雨电雷狂,晴被阴暗,月夺日光。往往星宿,日亦堂堂。天既职性命,道德人自强。
酬白乐天杏花园

酬白乐天杏花园

元稹 (唐代)
刘郎不用闲惆怅,且作花间共醉人。算得贞元旧朝士,几人同见太和春。
咏廿四气诗·惊蛰二月节

咏廿四气诗·惊蛰二月节

元稹 (唐代)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重赠

重赠

元稹 (唐代)
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作者在作此诗前已有过一首《赠乐天》诗,所以此诗题为《重赠》。
行宫

行宫

元稹 (唐代)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此诗就是以小见大地点明了唐朝衰败的原因。
离思五首·其四

离思五首·其四

元稹 (唐代)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此诗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已经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恋情。
三月二十四日宿曾峰馆夜对桐花寄乐天

三月二十四日宿曾峰馆夜对桐花寄乐天

元稹 (唐代)
微月照桐花,月微花漠漠。怨澹不胜情,低回拂帘幕。叶新阴影细,露重枝条弱。夜久春恨多,风清暗香薄。
新竹

新竹

元稹 (唐代)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冉冉偏凝粉,萧萧渐引风。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酬乐天舟泊夜读微之诗

酬乐天舟泊夜读微之诗

元稹 (唐代)
知君暗泊西江岸,读我闲诗欲到明。今夜通州还不睡,满山风雨杜鹃声。
酬乐天得稹所寄纻丝布白轻庸制成衣服以诗报之

酬乐天得稹所寄纻丝布白轻庸制成衣服以诗报之

元稹 (唐代)
湓城万里隔巴庸,纻薄绨轻共一封。腰带定知今瘦小,衣衫难作远裁缝。唯愁书到炎凉变,忽见诗来意绪浓。春草绿茸云色白,想君骑马好仪容。
咏廿四气诗·谷雨春光晓

咏廿四气诗·谷雨春光晓

元稹 (唐代)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暖屋生蚕蚁,喧风引麦葶。鸣鸠徒拂羽,信矣不堪听。
咏廿四气诗·立夏四月节

咏廿四气诗·立夏四月节

元稹 (唐代)
欲知春与夏,仲吕启朱明。蚯蚓谁教出,王菰自合生。帘蚕呈茧样,林鸟哺雏声。渐觉云峰好,徐徐带雨行。
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

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

元稹 (唐代)
芒种看今日,螳螂应节生。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咏廿四气诗·小满四月中

咏廿四气诗·小满四月中

元稹 (唐代)
小满气全时,如何靡草衰。田家私黍稷,方伯问蚕丝。杏麦修镰钐,錋欔竖棘篱。向来看苦菜,独秀也何为?
寄乐天

寄乐天

元稹 (唐代)
无身尚拟魂相就,身在那无梦往还。直到他生亦相觅,不能空记树中环。
遣悲怀三首·其三

遣悲怀三首·其三

元稹 (唐代)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