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李白 (唐代)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李白 (唐代)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诗人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乐府古题写的边塞诗。
李白 (唐代)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李白 (唐代)
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
李白 (唐代)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李白 (唐代)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这首诗借菊花的遭遇,抒发自己惋惜之情。
李白 (唐代)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秋浦歌十七首》是李白游秋浦时写下的代表作。
李白 (唐代)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李白 (唐代)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李白 (唐代)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李白 (唐代)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李白 (唐代)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此诗主要写月夜劳作之事。
李白 (唐代)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曾在安陆碧山桃花岩隐居,此诗即为隐居时期所作。
李白 (唐代)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李白 (唐代)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公元735年,李白客东都洛阳,《春夜洛城闻笛》一诗,当即这次客东都有感而作。
李白 (唐代)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
李白 (唐代)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
李白 (唐代)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是蜀中大山,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园之月。
李白 (唐代)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李白 (唐代)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李白奉旨作了三首,这是其中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