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公元803-约853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号称杜紫薇。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诗人,唐代文学家,后人称杜甫为“老杜”,杜牧为“小杜”。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区别开来,李商隐与杜牧合称“小李杜”。
寄扬州韩绰判官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唐代)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此诗是杜牧离开扬州以后,在江南怀念昔日同僚韩绰判官而作。
张好好诗

张好好诗

杜牧 (唐代)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吴娃起引赞,低徊映长裾。
阿房宫赋

阿房宫赋

杜牧 (唐代)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及第后寄长安故人

及第后寄长安故人

杜牧 (唐代)
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秦地少年多酿酒,已将春色入关来。杜牧中进士后立即赴长安准备关试,这时他写了这首七言绝句。
八六子·洞房深

八六子·洞房深

杜牧 (唐代)
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沉沉。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龙烟细飘绣衾。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疏,椒殿闲扇。
赠别二首·其一

赠别二首·其一

杜牧 (唐代)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诗人离扬州奔赴长安,与在扬州结识的歌妓分别。
汴河阻冻

汴河阻冻

杜牧 (唐代)
千里长河初冻时,玉珂瑶珮响参差。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
秋夕

秋夕

杜牧 (唐代)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此诗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
归家

归家

杜牧 (唐代)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七夕

七夕

杜牧 (唐代)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杜牧 (唐代)
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杜牧 (唐代)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组诗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精妙绝伦,脍炙人口。
长安秋望

长安秋望

杜牧 (唐代)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
润州二首

润州二首

杜牧 (唐代)
句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赤壁

赤壁

杜牧 (唐代)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有感而作。
睦州四韵

睦州四韵

杜牧 (唐代)
州在钓台边,溪山实可怜。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潺湲。好树鸣幽鸟,晴楼入野烟。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
不寝

不寝

杜牧 (唐代)
到晓不成梦,思量堪白头。多无百年命,长有万般愁。世路应难尽,营生卒未休。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
送薛种游湖南

送薛种游湖南

杜牧 (唐代)
贾傅松醪酒,秋来美更香。怜君片云思,一棹去潇湘。此诗寄托了诗人对贾谊命运多舛的同情和自己身处晚唐混乱时世,饱偿宦海沉浮之苦,顿生归隐之想的情怀。
早秋客舍

早秋客舍

杜牧 (唐代)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独夜他乡泪,年年为客愁。别离何处尽,摇落几时休。不及磻溪叟,身闲长自由。
题禅院

题禅院

杜牧 (唐代)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此诗写诗人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当是作者晚年时在禅寺修养时有感而作。
⇧回顶部